目前分類:e學園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作者﹕華人
【大紀元7月20日訊】中國百姓都知道外國強加給中國很多不平等條約﹐但很多人卻不知道是誰建議﹑促使了所有這些不平等條約的廢除。其實﹐第一功臣就是蔣介石。

抗戰開始前﹐國民政府仍舊背着英﹑美等國 在清朝末年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。太平洋戰爭的爆發,使美英中三國成為生死與共,並肩作戰的戰友。羅斯福曾致電蔣介石稱︰“中國軍隊對貴國遭受野蠻侵略進行的英勇抵抗,已經贏得美國和一切熱愛自由民族的最高贊譽。”

國民政府艱苦持久抗戰,已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廣泛同情和欽佩。中國的大國地位也得到反法西斯盟國的公認。但是,美英等國在清朝末年強加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仍未廢除,這就大大妨礙了中國與反法西斯盟國之間的合作。

太平洋戰爭爆發後,蔣介石更認為中國是“聯合國家宣言”首先簽字的四國之一,只有盡早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,才能適應中國已經取得的國際地位,符合聯合國家進行戰爭的目標。在蔣介石的倡議下,國民政府主動採取了一系列措施。一九四二年三月派出外交部長宋子文到美國,向美國政府轉達中國政府希望立即廢除舊約,簽訂新約的迫切要求,並爭取和洽談美援。

九月二日,國民政府派魏道明替換胡適為駐美大使,魏立即銜命由重慶飛赴華盛頓,以促成盡快簽訂新約。在隨後中美談判中,國民政府都提出了廢除領事裁判權及其他特權的要求,努力爭取盡早廢除不平等條約。

一九四二年十月九日,在兩大陣營激烈交戰之際,美英兩國政府同時分別通知中國駐美、駐英大使,表示願意立即廢除在華領事裁判權及其它有關特權。

中美、中英經過三個月的談判,就廢除不平等條約和改訂新約問題,達成協議。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,“中美關於取消美國在華治外法權及處理有關問題條約和換文”,由魏道明和赫爾代表兩國在華盛頓簽字;同日,“中英關於取消英國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條約與換文”由宋子文、薛穆、黎吉生,代表兩國在陪都重慶簽字,上述兩約通常簡稱“中美平等新約”和“中英平等新約”。

中美、中英新約強調︰中美、中英是平等的主權國家,締約雙方重視兩國人民間的友好關係,並願共同致力促進人類平等關係的發展。

中美新約共有六條,主要內容有︰

(一)廢除美國在華領事裁判權,關閉在華美國法院及領事法庭。美國公民在中國,按國際法受中國政府管轄。
(二)廢除“辛丑條約”,終止其給美國的特權。美國愿協助中國與其他有關政府成立必要協定,將北平使館租界區之行政與管理,連同使館租界區之一切官有資產與官有義務移交於中華民國政府。

豆妹‧阿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天津古地名叫"直沽寨",天津的地名大多都是'水'偏旁喔!

天津相關資訊網址:

豆妹‧阿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部首 犬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5
 注音一式 ㄐ|ㄤˇ
 漢語拼音 ji n 
 注音二式 ji ng
為鼓勵或表揚而頒贈的榮譽或財物。如:「得」﹑「領」﹑「優等」。
彩金。如:「中」。
稱讚﹑表揚。與「懲」﹑「罰」相對。如:「誇」﹑「過」﹑「嘉」。
勸勉﹑鼓勵。如:「勵」。左傳˙昭公二十二年:「以亂人。」宋˙王安石˙次韻劉著作過茆山今平甫往遊因寄詩:「詩中慷慨悲陳跡,篇末慇懃後生。」
輔助﹑幫助。左傳˙襄公十一年:「救災患,恤禍亂,同好惡,王室。」

http://dict.revised.moe.edu.tw/cgi-bin/newDict/dict.sh?cond=%BC%
FA&pieceLen=50&fld=1&cat=&ukey=2099939693&serial=1&recNo=35&op=f&imgFont=1

豆妹‧阿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廬山白鹿洞書院周敦頤銅像

豆妹‧阿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林逋967年968年1028年),北宋詩人。字君復,後人稱為和靖先生錢塘人(今浙江杭州[1]

出生於儒學世家,恬淡好古,早年曾遊歷於江淮等地,隱居於西湖孤山,終身不仕,未娶妻,與梅花仙鶴作伴,稱為「梅妻鶴子」。宋真宗聞其名,賜粟帛,詔長吏歲時勞問。性孤高自好,喜恬淡,不趨名利,自謂:「然吾志之所適,非室家也,非功名富貴也,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。」

林逋善為詩,其詞澄浹峭特,多奇句。其詩大都反映隱居生活,描寫梅花尤其入神,蘇軾高度讚揚林逋之詩、書及人品,並詩跋其書:「詩如東野(孟郊)不言寒,書似留臺(李建中)差少肉。」宋仁宗天聖六年(1028年)去世,享年六十二歲[2],仁宗賜諡「和靖先生」。留有《林和靖詩集》。宋代桑世昌著有《林逋傳》。

豆妹‧阿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謐】言-10-17

音讀  ㄇ|ˋ

豆妹‧阿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